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疾病类
静脉血栓形成和栓性静脉炎
内容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应卧床休息,患肢位置应高于心脏平面20~30cm,患肢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
一、治疗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应卧床休息,患肢位置应高于心脏平面20~30cm,患肢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
        2.血栓形成已超过5d者,可采用抗凝治疗,选用肝素或者香豆素类衍生物,也可加用右旋糖酐、丹参等。
        3.通常对血栓形成未超过3d者,可用溶栓和祛聚疗法,常用的药物是尿激酶和链激酶,也可用冬菱克栓酶(DF-521)或组织凝血酶原激活物(t-PA);病期超过3d者,都只能用抗凝、祛聚疗法。
        4.血栓形成在48h以内,应采用静脉血栓取出术。手术取栓是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二、术前准备
        1.按术前一般准备常规。
        2.配血200~800ml备用。
        3.准备取栓用Fogarty气囊导管。
        三、麻醉要求
        可用硬脊膜外或局部浸润麻醉。
        四、术中注意点
        1.如果病期短,不足24h,估计血栓范围局限,只需切开患侧股静脉,吸除新鲜血栓,见近、远侧都有新鲜血涌出时,便可关闭切口。
        2.如果病期较长,已超过24h,估计血栓已向近、远侧扩展者,可辅用Fogarty气囊导管取栓。具体方法是,先在健侧利用大隐静脉一根分支,向近侧插入Fogarty导管,进入下腔静脉,在取栓时注入肝素生理盐水,使囊充盈,暂时堵塞下腔静脉,以防血栓脱落而发生肺栓塞。
        3.再切开患侧股静脉,插入另一根Fogarty导管,向近侧伸入达到髂总静脉,用肝素生理盐水充盈导管后,缓慢地将囊拉出,血栓将随之而被取出。证明有鲜血涌出后,抽瘪腔静脉气囊,恢复血流通畅。
        4.带囊导管再向远侧插入腘静脉,充盈肝素生理盐水后,同样缓慢地将血栓拉出,证明有鲜血涌出时,表明血栓已被取出,可关闭切口。
        五、术后处理
        1.应用肝素、右旋糖酐、丹参等,防止再度血栓形成。
        2.抬高患肢,弹力绷带包扎。
        3.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4.鼓励患者及早活动下肢。
        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六、出院标准
      
   切口愈合,肢体血液循环良好。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