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概述
疾病类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内容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血循环中缺乏甲状腺激素,体内代谢过程减低而引起的疾病。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血循环中缺乏甲状腺激素,体内代谢过程减低而引起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随发病年龄之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名,如呆小症、幼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上称为甲减的一般多指后者。据国外调查报告,男女的总体发病率分别占0.1%与1.9%,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先天性)及继发性(获得性)两类,近年来继发于甲状腺切除或碘治疗者居多。甲减是一难治之症,目前现代西医学仍以替代疗法为主,尚难根治,且多副作用。
甲减症在中医学中无专门病名,基于甲减临床主要表现为元气亏乏,气血不足,脏腑受损的症状,故多主张应归属于中医学“虚劳”的范畴。但也有的学者认为甲减由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进行碘治疗后所导致者,当属于“虚损”之列。究中医经典之病名,则有的学者认为甲减与《素问:奇病论》之“肾风”及《灵枢:水胀篇》之“肤胀”相似,盖肾风者“有病庞然如有水状”,“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蒌鎏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皆颇似粘液性水肿之状。
单纯以中医药治疗甲减的临床报告,始见于1980年。实际上早在60年代研究的“阳虚”动物造型,所表现的即为甲减临床症状。近来也有报道阳虚证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含量偏低,进一步证实了阳虚与甲减的内在关系,由此可以认为中医药对甲减症的研究是实验先于临床治疗。近十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多和实验研究的深入,己基本肯定了中医药的疗效,并初步探索出中医药配合小剂量甲状腺片的有效剂量,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温肾助阳益气中药治疗甲减的药理作用。它不同于激素的替代治疗,不仅可在临床症状上改善甲减的阳虚征象,而且在病理上有所逆转。因此可以断言,以中医药治疗甲减的深人研究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