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认识的三大误区
疾病类
糖尿病常识
内容
糖尿病的发生是因为胰岛素不足,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取决于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能否满足人体需要。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攻击而遭到破坏,单靠自身的胰岛素分泌不能满足物质代谢需要,不补充胰岛素就不能正常生活,这与“成瘾”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1.用血糖仪测的血糖不准
如今,许多糖尿病患者家里都备有血糖仪,可是许多患者发现,血糖仪检测的数据与静脉抽血检测的数据有一定差异。于是,许多人认为血糖仪测出的血糖值不准。
其实,大部分血糖仪在上市前均做过大批量临床对照,用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是值得提倡的。为什么两者的血糖值有差异呢?首先,两者所采集的血样本不一样。其次,餐后采集的末梢全血是动静脉混合血,由于餐后血糖升高,葡萄糖在由动脉向静脉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不断被利用,血糖浓度也是逐渐降低的,此时所测血糖值要比单纯静脉血糖略高。另外,血糖仪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误差。还有,患者的血糖也受饮食、运动、情绪及药物等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血糖值比较时,如不是在同一时间,其结果也就缺乏可比性。为了使测得数据更准确,病友们还要有一台好的血糖仪。总之,只要能正确掌握有关知识,血糖仪就能成为控制病情的好帮手。
2.用胰岛素会成瘾而不能打
持这种观点的人对糖尿病知识了解得太少。
糖尿病的发生是因为胰岛素不足,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取决于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能否满足人体需要。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攻击而遭到破坏,单靠自身的胰岛素分泌不能满足物质代谢需要,不补充胰岛素就不能正常生活,这与“成瘾”完全不是一个概念。2型糖尿病患者也不是绝对不能打胰岛素,如果经过较长时间治疗后,一方面由于口服药物的继发性失效,另一方面由于胰岛β细胞的进行性衰竭,其分泌的胰岛素不能维持人体需要时,也必须给予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病情。另外,注射胰岛素也不是病情恶化的象征。尽早使用胰岛素有利于使自身胰岛β细胞得到“休养”,对病情的长远控制有利。
3.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这种观点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量不能限制得过低。其一,葡萄糖为体内能量主要来源,如果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少,葡萄糖来源缺乏,就要动用脂肪和蛋白质。体内脂肪分解过多则酮体产生增多,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时间久了,会日益消瘦、乏力、抗病力低下,极易继发各种感染如结核病等。其二,在饥饿状态下,会引起低血糖后的反应性高血糖,以补充血液中葡萄糖的不足。所以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没吃饭,血糖仍然很高。所以,对糖尿病病友而言,并不是主食吃得越少越好,必须根据身体状况及活动强度等,进食适量的主食(淀粉类食物)。 (王国梅)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