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诊断与鉴别诊断
疾病类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内容
脑血管造影能为血管内治疗提供全面信息。但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突眼相鉴别:(1)突眼性甲状腺肿;(2)眶内肿瘤;(3)眶内血管性肿瘤;(4)海绵窦血栓形成;(5)脑膜膨出。有经验的医生常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脑血管造影能为血管内治疗提供全面信息。但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突眼相鉴别:(1)突眼性甲状腺肿;(2)眶内肿瘤;(3)眶内血管性肿瘤;(4)海绵窦血栓形成;(5)脑膜膨出。有经验的医生常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CCF的治疗目的:(1)保护视力;(2)消除杂音;(3)使眼球回缩;(4)防止脑缺血或出血。由于CCF的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减少动脉血液流入海绵窦。但由于瘘的供血是多途径的,故对本病的治疗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20世纪70年代以前外科治疗大体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初~1930年):结扎患侧颈动脉,有效率30%~40%,缺血加重且易复发;第二阶段(1931~1960年):孤立术。先结扎颈部动脉,继之开颅夹闭床突上段,有效率56.9%;第三阶段:放风筝填塞;开颅借穿刺针导入铜丝、马尾;个别报道开颅行直视下修补手术。但由于开颅手术的繁琐和导致并发症后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以及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或解剖治愈,所以有条件的医院目前比较普遍的是采用血管内治疗。

CCF的栓塞治疗效果  一般栓塞治疗后,颅内杂音立即消失,数小时后结合膜充血水肿明显好转,1周后眼球突出可恢复正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应是闭塞瘘口而又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恢复解剖治愈。1987年Debrun报道颈内动脉通畅率为80%。

栓塞过程中容易遇见的问题:(1)假性动脉瘤:本组遇到3例,均同时进行了GDC栓塞,这提醒我们临床工作者,治疗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2)球囊早泄:本组遇到6例,其中3例是结束治疗后2天内发生的,病人突然听到杂音,并且眼部症状复发,再次行栓塞后治愈。(3)球囊早脱:在充盈球囊或回抽造影及时发现球囊不充盈或回抽为血液而充盈的球囊无变化,本组遇到12例,这与安装球囊的牢靠程度有关,经验丰富者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4)颈内动脉闭塞:这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瘘口过小或过大或多发是造成颈内动脉闭塞的主要原因,有时是球囊误栓,有时是因无法有效地堵塞瘘口而进行的治疗措施,但是一定要视病人的情况而定,否则将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

栓塞后的处理:(1)持续输液,促进排尿,以尽快排出造影剂,减少刺激;(2)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穿刺侧下肢制动24h,以防止局部出血;(4)根据情况应用脱水、激素药物及对症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