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指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或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肺炎,多数为继发性肺炎。
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指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或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肺炎,多数为继发性肺炎。多见于年老体弱或原有慢性支气管-肺疾患者,亦可通过机械呼吸器、雾化器或各种导管而感染。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叶实变或支气管肺炎的融合性实变,引起组织坏死甚至多发性空洞,大多数见于下叶肺,半数以上为两侧性。肺炎常累及胸膜,引起胸腔积液,甚至脓胸。诊断依靠分离出致病菌,血清抗体测定对诊断亦有帮助。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致病机制是黏附,此菌通常黏附皮肤和黏膜表面,有关黏附的中介作用,在无蛋白质的环境下黏附作用是无特异性的,若有异物进入人体组织或血管,将迅速被基质蛋白所包围。黏附作用中有两种物质非常重要,一种是被称为细胞间黏附素的线性同质聚糖N-乙酰氨基多聚葡萄糖;另一种是NOKD2蛋白质。去除多糖或蛋白质的基因会使同基因菌株的功能发生明显改变,变异菌株仍有表面黏附能力,但丧失积聚功能,然后特异性机制介导细菌的粘连。在基质蛋白的表位和SE结构之间发生受体和配基的相互作用。细菌在表面增生并向其他细菌表面发展,这是由于一种细胞间黏附机制使革兰阴性杆菌积聚生长为细胞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