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是由猪绦虫或牛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以腹痛,腹泻,食欲异常,神疲乏力及大便排出绦虫节片为主症。
绦虫病是由猪绦虫或牛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以腹痛,腹泻,食欲异常,神疲乏力及大便排出绦虫节片为主症。好发于有吃生的或未煮熟猪、牛肉习惯的地区。小儿感染率较成人低。
中药治疗绦虫,在我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注明了三种草药,到唐代《千金方》中已列出治疗绦虫方已11方,以至《外台秘要》中更收集了可治寸白虫的药方24方,其中常用药有槟榔、雷丸,狼牙、石榴根等,至今应用仍证明确有疗效,因我国从古代起就对绦虫病有正确的认识,在应用中草药治疗绦虫病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找到了效果较好的药物,尤其是据近代临床观察和药理研究,确实证明槟榔,雷丸、南瓜于等药具有较好的驱杀绦虫的疗效,且付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故在治疗时应首先选用中药治疗;若合并阑尾炎、癫痫等其他病证时,宜针对情况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