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血丝虫病怎么办
疾病类
丝虫病
内容
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于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腔膜腔所致的寄生虫病。国内流行的是淋巴丝虫病。临床表现早期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症状。血中有微丝蚴的患者或带虫者是主要传染源,经蚊虫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属中医“流火”、“大脚风”、“膏淋”范畴。 
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于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腔膜腔所致的寄生虫病。国内流行的是淋巴丝虫病。临床表现早期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症状。血中有微丝蚴的患者或带虫者是主要传染源,经蚊虫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属中医“流火”、“大脚风”、“膏淋”范畴。 

[临床表现]

1.淋巴组织急性炎症 

(1)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多位于下肢,呈周期性发作,伴高热、寒战。 

(2)丝虫热:呈周期性发作的恶寒、发热。 

(3)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睾丸、附睾肿大,压痛,精索结节、压痛。 

(4)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综合征:可见畏寒、发热、咳嗽、哮喘等症。 

2.淋巴管阻塞性病变: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淋巴管曲张、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多见下肢,阴囊和上肢)、淋巴腹水和乳糜腹水。 

[诊断]

1.有流行区居住史。 

2.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逆行性淋巴管炎、乳糜尿、精索炎、象皮肿,并可出现淋巴腹水和乳糜腹水。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早期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增多。 

(2)免疫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3)病原学检查 

①晚10时至次日晨2时取耳垂血3滴置于玻片上,直接查找微丝蚴。 

②从乳糜尿,鞘膜积液中查找微丝蚴。 ③下肢淋巴结活检寻找成虫。 

4.急性期的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应注意与细菌性淋巴结炎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病原治疗:乙胺嗪每日600mg,分2~3次服,1周为1疗程,间歇用3疗程;呋喃嘧酮:每日20mg/kg体重,分3次服用,疗程7日。 

(2)对症治疗:淋巴组织急性炎症期可口服解热镇痛剂或强的松;乳糜尿可用12.5%碘化钠溶液做肾盂加压灌注,或手术治疗;鞘膜积液手术治疗;象皮肿可绑扎或理疗。 

2.中医药治疗 

(1)热毒炽盛:四肢、阴部肿胀疼痛,红肿压痛,发热寒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苦参30克。 

(2)湿热下注:下肢肿痛,阴部肿胀疼痛,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尿如米泔。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萆薜15克、菖蒲10克、黄柏10克、车前子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石韦10克、木通10克、土茯苓15克、苦参15克、扁蓄10克、蒲公英30克。 

(3)虫阻经络:下肢肿胀,皮肤粗糙,苔薄黄腻,脉细滑。 

治法:杀虫散结通络。 

方药:制马钱子1.5克、穿山甲15克、川牛膝15克、归尾10克、木瓜10克、汉防己10克、泽泻15克、路路通10克、槟榔15克(打碎)。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