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尾丝虫病的简介
疾病类
丝虫病
内容
盘尾丝虫病由盘尾丝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引起的疾病。流行于非洲中部和墨西哥、南美北部等地。流行病变乃致失明,故本病又称河盲症。盘尾丝虫成虫大于淋巴型丝虫,寄生于胸、腹、腰、腿、头部皮下组织。

盘尾丝虫病由盘尾丝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引起的疾病。流行于非洲中部和墨西哥、南美北部等地。流行病变乃致失明,故本病又称河盲症。盘尾丝虫成虫大于淋巴型丝虫,寄生于胸、腹、腰、腿、头部皮下组织。周围形成纤维包膜,表现为皮下结节,内含2条或更多的成虫,大小约5~25mm,不痛,局部皮肤瘙痒。微丝蚴无鞘膜,产于皮下结节内,可钻到结节周围组织及淋巴管、血管内,但外周血液中很少见,无明显周期性。成虫若寄生于眼眶附近,微丝蚴可经淋巴管或微血管移行至眼球,引起角膜、虹膜、脉络膜、视网膜的炎症,亦可损伤晶状体、玻璃体,造成视力障碍,甚至失明。传染源为患者,尚未发现家畜保虫寄主。传播媒介及中间寄主为蚋。蚋的口器粗短,不适深刺,吸血时亦吸入大量组织液,微丝蚴随组织液吸入蚋的消化道内,随后移行至胸肌,6~7天后发育成感染性幼虫──丝状蚴,移行至蚋的下唇,于蚋叮人时浸入人体。有报道感染后40天即出现症状。本病确诊靠皮下结节处表皮活体检查检获微丝蚴。乙胺嗪可杀灭微丝蚴,但应注意过敏反应,对成虫无效。静脉注射苏拉明可杀灭成虫。皮下结节可用手术摘出。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