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咬热的诊断及防治
疾病类
鼠咬热
内容
根据鼠咬史、回归型发热,伴有原发病灶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可作出临床诊断。应与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丹毒、蜂窝织炎、风湿热、回归热及布鲁司杆菌病相鉴别。
根据鼠咬史、回归型发热,伴有原发病灶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可作出临床诊断。应与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丹毒、蜂窝织炎、风湿热、回归热及布鲁司杆菌病相鉴别。除支持对症处理外,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G,成人120万U/d,分2次肌肉注射,连续用药7~10天。青霉素治疗后注意发生赫斯海默反应。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四环素,2g/d,分4次口服,连服7~10天。咬伤部位对症处理,防止继发感染。灭鼠并避免被鼠类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是主要的预防措施。一旦被咬伤,应迅速用硝酸银灼烧咬伤处,可能阻止本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