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细菌菌痢应当注意什么
疾病类
细菌性痢疾
内容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夏季发病率增高。这种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因此,夏天随着气温的升高,痢疾杆菌也容易在食物、饮料、水果、蔬菜中繁殖,导致痢疾发生。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夏季发病率增高。这种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因此,夏天随着气温的升高,痢疾杆菌也容易在食物、饮料、水果、蔬菜中繁殖,导致痢疾发生。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食物性传播,吃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了污染的饮料及牛奶就可能发病。水源污染,如水源被痢疾杆菌污染会引起流行。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手接触传播。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其带菌率达8—10%,与菌痢传播有密切关系。急性菌痢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肠道隔离治疗,以防止传染给其它人。急性期除休息之外,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无渣饮食,忌食刺激性、多油,多渣和粗纤维食物。急性腹泻或呕吐可引起脱水、缺钠、钾及碱中毒、酸中毒。因此,补充水分及盐十分重要。一般轻症无呕吐者可多饮水并服用口服补液盐,若属中、重度脱水,明显失钠和钾,则需要静脉输液治疗。抗生素最好经测试后选用敏感的,同时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现在提倡使用思密达等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它能够固定、清除消化道病原体———痢疾杆菌及其毒素,促进受损粘膜上皮的修复和再生,迅速缓解腹泻症状。而且这种保护剂不被吸收入血,不影响肠蠕动。因此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抗生素的孕妇、肝肾功能不全及造血机能障碍的菌痢患者服用。有痉挛性腹痛者切不可自己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物,以免导致大量毒素和细菌滞留于肠道而加重中毒症状。大多数急性菌痢经过及时治疗,可以迅速康复,不至于转为慢性痢疾。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